作家會碰到文思枯竭的時候,同樣設計師也會靈感枯竭。碰到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不用羞于承認。但是學會解決這個問題則是設計師需要具備的專業技能了。畢竟時間不等人,到了截止日期,你總得拿出點成果吧。
謝天謝地,相比于兩眼放空,踢貓逗狗,陷入沮喪,還是有一些方法能幫助我們獲取到靈感的。我們都曾嘗試過一些瘋狂的辦法,但卻發現并沒有實際作用。與其這樣,不如來看看這些簡單可行的方法吧:
當你需要靈感時,少即是多這一原則并不適用。頭腦風暴是可行的,因為它允許我們犯一下蠢。大量的想法,能讓你最終從雜亂無章中走出來并挑選出好的想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碰到靈光一閃出現的第一個主意就是最佳的創意的情況。所以,與其去尋找“最佳想法”,不如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把這些提到的想法都寫下來,然后花30分鐘到一個小時來整理這些想法,最后將便于管理的和有用的想法留下來。
佛說“從你所擁有中尋找幸福,而不是去遠方尋找”。但是在尋找創意的過程中,你要做的正好相反。是什么事情讓你沮喪?在你的生活中痛點是什么?而且你確信這些困擾著你的問題同樣也困擾著他人。
與其追逐靈光一閃和下一個了不起的科技,不如去發現和解決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偉大之處正在于,我們真正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你甚至不用離開你的辦公桌去自我探索。
我曾經與很多在很好的主意失之交臂,這些主意都是我在排隊等待付款的時候產生的,但是因為沒有及時的將它們記下來,等我回到辦公室(或晚點回到家后),就發現對這些想法都只剩下模糊的記憶了。將你想到的主意都寫下來,或者你也可以使用Evernote將它們記下。留下它們,回頭的時候再去看看。大膽的舍棄那些后來看起來很傻的想法,或者是那些你永遠都不會有時間將它們實施的想法,但是不要忘了去把那些好點子付諸實踐。
當你在周圍看了又看,但卻只能看到一堵靜止的墻時,那你就需要向周圍看一看了。你周圍發生了什么?人們在做什么?它們為什么要這么做?有時候你不需要發現問題—你只需要讓你的大腦開啟提問模式。你會發現(作為作家)你會在嘗試描述辦公室樣貌的過程中得到樂趣,(作為設計師)你會在勾畫你周圍人面孔的過程中獲得樂趣。
放一天假。晚點起床。早餐用面包代替麥片粥。走路去上班而不騎自行車。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細微的改變可以給你帶來大量的好處。這些變化可以讓我們用與原先稍微不同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而這可以給我們帶來靈感。當你開始問:因為這些細微改變,帶來了什么不同的體驗呢?那么你就會發現你的創意源泉已經開始流動了。
用戶體驗設計師們都知道生活就是一個重復的過程。我們做點事情,然后做些調整,看看是否生效,如果沒有生效,那么就再回到繪圖板前。一個創意成功的部分原因,來源于你允許自己失敗,犯一些錯誤,然后從錯誤中學習。有了一個想法,任何想法,那就實現它—看看你是否能將這些想法帶入生活中。如果不能,那么想想為什么······這個過程本身就會產生更好的想法。如此循環往復。
這不僅僅是打破常規的生活。而是選擇嘗試一下你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正如人們常說:“旅游可以開拓思維”,但是你也可以參觀一家博物館或者畫廊,或者拿出一套學生用的化學實驗設備,然后看看你能做一些什么樣的奇怪又精彩的事情。這些新鮮的體驗都以微妙的方式改變著我們,探索新事物的過程將解放我們的思維。當你站在馬丘比丘、吳哥窟、或者金字塔前的時候,你很難不被感動,不是嗎?
分散注意力同樣能幫助我們突破瓶頸。當你真的想不到任何東西時—那就不要再想了。離開你的辦公桌,出去散個步吧。如果你在家,那就去泡個澡吧。人不是機器,所以當你不能按要求生產“產品”的時候,就不要再嘗試了。在放輕松的狀態下,你可能會靈光一閃,獲得額外驚喜!
在一個領域的專業技術并不意味著你知道所有事情而其他人則不能提供任何有用的主意。為什么不約一些同事或者朋友,讓他們和你一起去嘗試提出一些創造性的想法?就像頭腦風暴的練習一樣—主旨并不是鄙視每一個沒用的點子,而是在第一時間得到一些構思上的幫助。你可以在結束后剔除掉一些無用的點子。你永遠無法預測一個壞主意會在何時何地會搖身一變,成一個好主意。
有時候創造力的匱乏是因為我們在無休止的堅持一個不好的點子,最終發現自己無路可走。此時我們需要回頭看看,問問自己,“我把時間花在這件事情上值得嗎?”如果你發現你不能確信的回答“當然值得!”那么你可能需要放棄這個想法,重新審視下你的理念(或者是嘗試一下你之前未曾嘗試的想法)。
創作瓶頸是每一個創作者都會不時碰到的問題。這很正常,因為我們是人。策略就是去嘗試、盡快躲開這些障礙。希望以上這些建議可以幫助你開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