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聚會》/ mayuko fujino / 日本
提到日本,人們腦海中映出的第一批詞匯,通常是區分不同人群的一種快捷方式。反映出“斷舍離”、“整理術”的是一類人;反映出“宮崎駿”、“海賊王”的是一類人;反映出“優衣庫”、“無印良品”的是一類人??
在我的腦海中,提到日本,反映出的第一批詞匯中,“切繪”二字不容忽視,從“宮田雅之”、“藤井增藏”、“瀧平二郎”到“蒼山日菜”、“青木文明”、“小島菜穗子”??
■《花園系列之一》/ mayuko fujino / 日本
日本之美的核心在于,日本人對自然的無比敬畏和對秩序的無比迷戀。當剪紙這門發源于我國的古老藝術形式傳入日本之后,經過百年的發展,被演化為種“切”與“繪”相結合的同母異子的兄弟形式,既有中國剪紙的影子,又有日本獨有的極致特色。
■《花園系列之二》/ mayuko fujino / 日本
不同于美國的顛覆性創新,日本的創新形式可以被定義為一種“維持性創新”:把別人擅長的東西做到極致,從各方面都做到極致,繼而生出一種“道”,然后再反哺其母,武士道、跆拳道、茶道都是先例,如今,剪紙這門我國古老的傳統藝術,也被日本重新注入了一種本土血液,漸漸傳回我國,重新被國人認識和喜愛。
最近,我開始關注日本新興的一種叫做“剪紙設計制作所”的機構,這種機構采用集體設計、制作、銷售的模式,弱化設計者的獨立存在,取而代之以一個團隊的形式,作品及衍生品迎合市場,內容豐富,迭代迅速,使切繪作品的歸宿不再拘泥于展覽和插圖,而是對接入一個組織,該組織自成體系,自籌資金,而后以市場回報藝人,鼓勵藝人用心創作。
■切繪衍生品·手機殼
■切繪衍生品·臺歷
■切繪衍生品·藏書票
我能夠找到的切繪衍生品包括日歷、手機套、手機殼、手賬等小物,也有服裝鞋帽等日用品,同時該機構也對外出售切繪藝人的原作、藏書票以及鏡框等周邊物品。
我國的剪紙藝術家們,現在也有類似的共同需求,比如統一的作品展示平臺、衍生品的統一設計和銷售、首發圖樣的確認和保護等工作,都不是靠某一處地方政府資助某一位藝術家就可以完成的,分散在各地的資源和信息,雖然借助互聯網可以互通有無,但卻做不到協調統一,大家總是各自為營的埋頭苦干。
■切繪衍生品·帽子
■切繪衍生品·拖鞋
我們需要放眼世界,擴大格局,用所有最先進的思想和方法武裝自己,但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要丟了自己的風格和優勢,不要在學習他人的時候,單純的為了模仿而模仿,“學者生似者死”的道理,是普世的智慧,我們一定要明確該學習什么,“沒有刀,沒有槍,敵人為我們造”是可以的,但如果站到敵營去了,那就是完全的失去了自我。當然,這個比喻并不恰當,藝術中沒有什么敵我,我們隨時要防范的敵人是來自我們自身的惰性和貪婪,采用“山寨”的拿來主義方式,或許短期可以得到名利,但眼光放得長遠一點去看,這樣的模仿或者說是抄襲,百害而無一利。
■《牡丹》/ 伊藤三園 / 日本
這是一個強調分工和協作的時代,也是一個日新月異不進則退的時代,只有打開視野和思路,更多的包容和學習,才能避免中國剪紙在新的世界格局下,一面孤芳自賞,一面一敗涂地。
■《紫晶》/ 伊藤三園 / 日本
■《王》/ 伊藤三園 / 日本
■《貴婦人》/ 伊藤三園 / 日本
■《騎士》/ 伊藤三園 /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