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可能是一篇比較干、注重方法論的文章,是策略設計師 Janko Jovanovic 對于他多年工作經驗的總結。我們常說的設計趨勢總是聚焦于某種風格,某個細分領域上的變化,但是在如今的系統性設計方法上,同樣存在著明顯的趨勢走向,它一樣是設計師需要關注的事情。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它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這篇文章里,我并不是想完整而精確地定義策略型設計這個概念,我更多是想從我自己特定的角度出發,去描述甚至探索它。所以,這篇文章更多的是對我親身實踐的反思。因此,你可以對我的內容提出質疑,也可以挑戰它或是完善它。我對討論持開放態度,這是最重要的。
策略型設計通常被定義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它借助設計原則和實踐經驗來解決復雜問題。它是多學科的(甚至是反學科的——它跨越了許多既定的邊界),因為它借鑒并融合了不同的學科、實踐和方法,如管理、傳統設計、架構、預測、系統思維等等。策略型設計應用于眾多領域:它可以用于戰略決策、定義業務模型、設定企業愿景、發掘新的業務機會,以及通過策略、產品、服務干預上述環節,從而達成滿意的結果。將設計放到一個更長的時間尺度之下,我們會明白,過去的解決方案也許會變成未來的問題和障礙,因此我更喜歡使用「干預」這個術語,而不是「解決方案」,因為通常所需要的調整是持續的,而非一勞永逸的,用這樣的描述,是一種更為穩妥的立場,我們必須承認有些問題似乎永遠無法解決。
策略型設計不但被成功地應用于商業,而且也被用于解決教育、醫療、政府等領域的更大問題,甚至可以用于應對氣候變化。我們關注的不僅是企業的利益,還有人與環境的利益。策略型設計的目標,應該是尋找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不僅影響當下,而且面向未來。我們不應該以純利潤驅動的目標和業務KPI 作為衡量標準,而應該采用更全面的度量標準,例如三重底線(TBL)。正如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過去常說的那樣,利潤只是一個不錯的副產物。
戰略設計的起點是「理解環境」——市場、趨勢、用戶、客戶、合作伙伴、內部和外部利益相關者,以及他們的行為、動機、價值和需求。而這些信息的來源,可以是相關組織和領域,當然在此過程中很可能需要借助跨學科的知識。設計人員應該熟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熟悉調研和分析的策略,最好熟悉民族志,也就是說要明白不同的人種、細分人群的特征和行為模式,及其在設計中的應用方式。
△ 調研結果匯總研討的照片
策略型問題的解決方式,不同于我們傳統上所認為的任何設計相關的問題。通常我們所面對的設計問題,關注點大都圍繞著像素、界面、產品和用戶體驗轉,但是策略型設計則遷移到了組織動態、市場策略、產品和服務的交付、商業模型、可持續性、文化、社區等地方。很大程度上,策略型設計也是如今設計領域所亟需的。
圍繞組織所交付的內容,總是有一個更大的文化、社會和環境背景,而策略型設計正是在這個空間范疇內進行運作的。丹·希爾把這個空間描述成暗物質,作為一個天體物理學迷,我特別喜歡這個比喻。暗物質不同于有形可見的物質,它是無形的,不可觸摸的,只有通過它對物質的影響才能感知它的存在,某種意義上,它在視覺上是隱形的,但是在影響和效果上,卻是切實存在的。所以,可以這樣來總結:多數的設計學科研究的是具體可見的物質,而策略型設計研究的是不可見的暗物質,并在暗物質和物質之間保持平衡。
策略型設計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是幫助團隊和組織應對日益增加的不確定性,并做出面向未來的明智決策。在21世紀,傳統的方法和思維不足以解決復雜的、相互交織的問題。我們目前的方法、策略以及整個設計行業機會都是為過去所構建的,它們不足以解決許多今天的問題。所幸未來是一切皆有可能,因此設計可以探索未來的多樣性,設計出一個我們不僅可以在多個危機中生存,而且可以在其中蓬勃發展的未來——這就是策略型設計的意義所在。在我看來,策略型設計必須突破陳舊的觀念,積極地影響未來。
△ Photo by Franck V. on Unsplash
這對于設計來說,應該是很自然的,因為設計本身就是一門針對未來的學科。從現實層面來看,設計是一門創造未來的學科。然而遺憾的是,有些設計只局限于當下,從而造成浪費和大量不可預見的后果。這便是思辨式設計發揮作用的地方,這種帶有挑釁、批判的設計方式可以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如今這種新興的設計方法,我已經看到了它的諸多好處——在商業實戰中使用思辨式設計方法,從而將對話從商業KPI 中轉移出來,更加關注技術的進步,為商業和產品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對可能存在的未來和方法進行純粹可用性上的探索,這恰恰是目前的很多設計方法所缺失的部分。
我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復雜,針對系統整體而不是某一部分的優化,變得勢在必行。除了當前極其復雜的威脅人類生存的危機之外,企業也不可避免地變得復雜起來。它們與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網絡交織在一起(Facebook 只是其中的案例之一,推特治國也是一個典型案例)。
策略型設計考慮了許多活動部分及其關系,并試圖理解在何處進行干預,以及如何干預,以積極地影響最終的結果。因此,策略型設計師必須理解復雜系統的運行機制,對于如何進行有效地干預和改變,有全面的認識,這可以使系統思維和策略型設計有機結合,并為設計師提供了一套補充工具。例如,我成功地運用因果循環圖等工具進行綜合設計,并識別整個設計系統中的問題。
△ Photo by Farzad Nazifi on Unsplash
策略型設計必然是一個團隊協同下才能完成的工作,它的成功取決于成員及其團隊協作能力。策略型設計是讓具有不同能力、優勢和視角的人員共同參與協調,以實現共同目標。盡管設計師并不總能被訓練成善于促進不同類型人對話的那個角色,但是這種技能是至關重要的。策略型設計師,應該是一個促進和管理不同背景、興趣和知識的角色,使他們共同創造價值的過程,并融合他們的獨特觀點。它的作用是充當不同單位、部門之間的「組織粘合劑」。因此,作為一個橫向的功能模塊,策略型設計能夠連接組織內部的不同點——人員、知識、流程、結構,并管理戰略計劃的交付。
僅靠傳統意義上的設計是不足以做出深刻改變的。然而團隊和組織作為一個整體,可以從設計方法和思維中獲益。我們當然應該培養設計能力,將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其他功能,放大設計的價值和影響。雖然這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以及耐心,但也是我們工作的一個重點,這樣做無疑是值得的。
我認為策略型設計師需要成為通才,這很好理解。策略型設計人員的優勢在于理解、融合兼容(甚至原本不兼容)的規程。策略型設計師應當是整合者,是未來主義者。他們不是專注于某個單一學科,而是專注于把握模糊性、不確定性和未知。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在邊界之間的有限空間中,結合來自調查研究、系統思維、思辨設計、管理、商業設計和傳統設計的原則和方法。畢竟實踐和組織中的邊界是人為構建的,是想象出來的。既然它們是被想象出來的,也就意味著它們可以被重新想象,我們可以自由地跨越邊界,從不同的層面獲得不同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