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期間的新冠肺炎給中國經濟與社會的運行造成了巨大沖擊與影響,很多行業都受到了波及,廣告業也不例外。作為現代服務業的廣告業,它的興衰與經濟發展的高低密切相關。很多關心廣告業發展的人士紛紛發表了自己對于疫情過后廣告業走向的種種判斷,其中不乏很多真知灼見,顯現了大家對廣告業發展的關心與熱情。今天我們也來討論這個話題,觀點不一定客觀,但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一些觀點引發大家的思考,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現有意見與觀點的本質
目前涉及疫情與廣告發展的話題探討有很多,但如果進行歸類的話,總體上可以歸為兩類。一類觀點認為此次疫情對廣告業的打擊很大,因為疫情造成了經濟運行與實體行業的持續低迷,再加上2019年經濟下行因素的雙重影響,廣告業的發展會迎來一個低谷。另一類觀點則認為此次疫情危中有機,為廣告創造了新的發展空間,比如線上商業模式的持續走高使得廣告業有了新的發展驅動力與依托。細細品味,我們不難發現這兩類觀點其實是互相抵觸的,一個看好廣告業,另一個不看好廣告業。雖然雙方的觀點與看法相左,但它們的邏輯原點以及思維傾向卻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這就是把疫情作為觀察當下及以后廣告業發展的邏輯原點,思維傾向是都認為疫情產生了對廣告業極大的不利影響。這種觀察和思考的邏輯不能說有錯,但在觀察周期和視角上略微有些窄了。
如果我們把思維跳出疫情本身,或者說跳出疫情所在的時間段,把眼光投向更為廣闊的人類經濟與商業發展歷程中去,就不難發現答案其實就在那里,我們對于疫情之后廣告業的發展走向的猜想也有著扎實的現實與歷史依據。
行業基本盤:判斷依據
我們探討疫情對廣告業發展的影響時,不能脫離行業基本盤這個事實,行業基本盤包含了動力源的穩定性、自身價值與角色、可替代的出現概率等多個方面。
動力源的穩定性
我們知道廣告是商業經濟的產物,中國廣告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整體的中國經濟大環境。中國廣告業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幾千億元的規模,這個規模的形成背后是中國經濟持續的增長與向好勢頭。自人類社會產生商品經濟,發展至今,大的疫情已有多次,有沒有說哪次疫情的暴發與擴散徹底摧毀了人類的商業活動與近現代文明?我們把觀察的目光從世界轉回中國,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與社會發展至今已40年有余,這其中經歷過多少大風大浪。1998年的洪災、2003年的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金融危機,這其中有自然災害也有社會危機,但沒有哪一次突發事件造成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的轉向。中國經濟體量已經躍升世界第二,這么龐大的規模賦予了極強的抗風險和抗沖擊能力,面對此次新冠疫情也不會例外。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性保證了中國廣告業發展動力源的穩定,因此,中國廣告業發展向好的大方向,不會因此次疫情而發生根本性改變。
廣告的價值與角色
廣告不僅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本身也是一種商業信息傳播活動,是溝通商品生產和消費雙方的橋梁與中介。這個價值與角色既是廣告謀生立命的基礎,也是我們判斷疫情影響廣告業的效果與走向的邏輯起點。廣告業之所以能在現代服務業中立足并發展至今,最根本的就是它向商業社會與商品經濟體系提供了信息傳播與中介的功能,只要商品經濟與現代社會的發展仍然需要這個橋梁與中介,那么廣告就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因此廣告業也就有了生存的依據和理由。疫情的出現和發展是否會減弱這種信息傳播的中介與橋梁功能呢?恰恰相反,人們在面對可以奪取自己生命的突發危機事件時,對于信息的渴望如此強烈,信息的及時傳遞可以降低慌亂、減弱恐懼和提供信心。因此此次疫情雖然來勢洶洶,對經濟與社會造成了沖擊,但不可能改變廣告在商品經濟與社會中的存在價值與角色,因此也就不可能改變廣告業不斷前進的大趨勢與大方向。
替代的可能性
最近幾年有人說廣告這個行業落伍了,相較于互聯網等熱詞,它確實不像以前那樣招人待見和追捧了,前些年也有人喊出廣告已死的口號,結果呢?現在的廣告還活著。即使我們說廣告存在消亡的可能,但是目前是否已經構成了廣告消亡的必要條件呢?答案無疑是非常明確的。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原本被寄托了厚望取代廣告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中最為成熟的竟然還是廣告,“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坦克”這句蘊含深刻哲理的大白話再次應驗。今日頭條2019接近1500億元的總收入中廣告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平臺的廣告收入占據了其總收入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這些例子向我們傳遞著這樣一個事實,即廣告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與商業價值,在可預見的時間內并不會被完全取代。
不確定性與風險:隱患所在
我們前面說了廣告業的基本盤,給予了大家信心和希望,但這并不是說我們就可以一勞永逸、高枕無憂了。恰恰相反,廣告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與風險,包含了內部穩定性的喪失、功能性載體的替代、行業的整體性遷移等方面。
內部穩定性的喪失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有賴于行業內部結構的穩定,這種內部結構包含了行業人力資源、客戶資源等方面。此次疫情雖然不足以撼動廣告業發展的基本方向,但卻很有可能造成行業客戶資源與人力資源的大量流失,進而削弱廣告業發展的內在動力,這種傷害往往不是那么明顯,卻是長期的。疫情到來,很多企業無法正常進行商業活動,自身生存都受到影響,那么對于廣告業務的需求也會相應下降,這樣就會造成廣告業的客戶資源的大量流失,進而會使廣告服務機構與企業的生存狀況堪憂。到了這個份上,裁員也是高概率發生的連鎖反應,大量廣告從業人員離開或者轉行,廣告業的人力資源也受到了損害。任何一個行業如果對人失去了吸引力,那么這個行業的未來在哪里呢?談什么都是奢望。
功能性載體的替代
雖然我們一直說廣告的價值和角色不會在短期內被取代,但是我們并不能就此說現有的廣告服務機構不能被替代,這是兩個概念。我們知道,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廣告服務機構這個廣告功能載體的迭代就一直在進行,這個過程最近幾年還有加速的跡象。傳統媒介在廣告媒體上的功能被大量互聯網媒體所取代,市場調查公司被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類公司所取代,種種跡象足以說明在廣告業中這種功能性載體的迭代現象一直存在。疫情的出現和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會加速這種迭代的速度和進程,比如本就生存狀況堪憂的一些傳統廣告服務機構在面臨喪失客戶資源與人力資源的情況下更難以為繼,退出廣告服務市場與廣告行業的速度也就較以往更快。疫情,很大可能充當了廣告業功能性載體替代進程的加速器。
行業的整體性遷移
這一點與前面息息相關,隨著功能性載體的替代,構成廣告業的主體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通俗地講,廣告業還是會繼續存在,但這個“業”已經不是我們常說的那個“業”了,而是一個全新的“業”。廣告的服務功能在,廣告的價值和角色也在,但提供廣告服務和構成廣告業的組成要素卻變了。疫情的出現,通過加速廣告業功能性載體的替代進程和速度,也間接增加了廣告業整體性遷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