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來看幾個現狀:
1.很多人的房間從來不收拾,總是亂糟糟的
2.絕大部分人的辦公桌上塞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毫無規律
3.那些上班族喜歡背著大書包,裝著電腦、水杯、手機、書、移動電源、優盤、筆等等物品
4.領導要你開個會,做一次策劃方案,總是苦苦找不到靈感
5.……
我相信每個人的現狀都差不多這樣,有的人選擇自動忽略,有的人歸咎到自己能力不行。其實還是一個道理,你沒有找對方法。
從環境起步,整理身邊有形的空間,這里有兩個關鍵。
1.整理是一場與自身“不安”和“暫且”心態的戰斗。若想打贏這場硬仗,必須有“舍棄”的勇氣
2.學會如何設定優先排序,認清重要的事物
思考一下:你的房間真的不能再整潔一些嗎?你的辦公桌上真的有必要這么雜亂嗎?你的書包里真的需要放這么多東西嗎?
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
1.先將所有的物品依次排開
2.好好想想哪些物品比較重要,哪些次要,哪些就是無用之物
3.果斷舍棄無用之物,千萬不要猶豫
4.將重要的和次要的物品歸好類,分類整理
5.每天定期檢查和更新
我其實也是有強迫癥的:
我的辦公桌,本來也是塞滿了各種物品,零碎的紙張、堆疊如山的書籍、電腦、水杯、各種裝飾品,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物品。
而現在的我的辦公桌上只有電腦和水杯!對,沒錯,只有這兩個。而且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遇到任何問題,還比以前更舒服。我是怎么做到的?
零碎的紙張:多雜亂,還礙事,直接去掉(要么就整理好放到一個文件夾里)
堆疊入山的書籍:那么多書,你每天看了嗎?并沒有,那放著多礙事,果斷去掉,如有需要,看電子資料
各種裝飾品:本來覺得可以養養眼,其實想想也沒什么必要,直接去掉(可能女生會需要一些,建議不要多,一個足夠了)
其他雜七雜八的物品:能去掉的我都去掉
你可能會問:鼠標、鍵盤你不用嗎?便簽你不用嗎?開會記筆記的本子你也不用嗎?我真的都不需要,因為我用的 Mac 電腦,不需要鼠標!不需要鍵盤!方便攜帶和記錄事項,而且手機和電腦上有那么多工作App,還要那些實物干嘛?你可能覺得奇怪,那是因為你還沒習慣這種形式的辦公(當然不同的人不同情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做舍棄,原則是最簡化)
其他的情況類比,比如房間整理,我一般會買木質隔間柜,自己組裝,容納的物品很多,格子柜還能分類,垂直方向堆疊,根本不占什么空間。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床底的空間,將不重要的物品全部隱藏起來。干凈整潔的空間能讓我心情愉悅!
信息與空間不同,無法觸摸,但是「肉眼可見」,只要確實掌握信息之間的「因果關系」,就能順利解決問題。從雜亂無章的信息,導入「觀點」,抽絲剝繭。對信息提出觀點,慢慢窮究問題的「本質」。
是不是很抽象?拿搜索舉例好了,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百度搜索,這個時候你需要輸入關鍵詞,并且不斷地更換,來嘗試找到你想要的信息,一個重要的信息能迫切的解決你的問題,這個關鍵詞就是「觀點」,不停的更換觀點,一直到找到問題的本質,去解決它。
可以嘗試如下思路:
1.明確你遇到的問題是什么?
2.提出自己的觀點,1、2、3分條解說
3.拋開個人觀點,多聽聽別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能開闊思路
4.換位思考,可以嘗試從正反兩面去觀察去解讀,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5.想象虛擬場景使自己身臨其境,去體會不同場景下的不同觀點和看法
6.積極思考,追尋問題的本質
這些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非常困難,需要日積月累的嘗試,才能有點心得感悟。
這是最難的一項,整理人類的思緒。
既非文字,也非影像,甚至無法用肉眼辨識,必須很巧妙地將腦中的東西引導出來,加以組合,將原本比較抽象的思緒轉換成明確的信息,也就是思緒信息化,思緒可視化。只要將原本看不見的事物可視化,其后就跟信息整理術的步驟相同,這是最關鍵的突破。
一切思緒轉化的第一步就是,轉化成語言。
1.鼓勵說出來,整理自己和他人(客戶)說出來的話,通過記錄、畫圖等方式去整理。
2.提出假設,不斷詢問,請問您是這個意思嗎?直到對方確認如此才可以。
3.將對方的想法視如己出,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為什么他會這么說?這樣才能感同身受。
遇到任何問題,都要先弄清楚狀況,通過不斷地詢問、記錄、畫圖,將腦中不可視的思緒可視化,同時將可視化的信息整齊排序,緊接著不斷導入自己的觀點,整理信息的優先排序,并理清信息的因果關系,嘗試找到問題的本質。如果本質是正面的,就琢磨使之發亮,發光。如果是負面的,就嘗試反轉,包裝成正面,找出魅力所在。
其實整本書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面對復雜的社會,我們要始終保持警惕,千萬不要放棄獨立思考。現有的信息和別人給的結論并不一定就說明了問題的本質。這需要我們自己通過不斷地整理思考,導入自己的觀點,再設定優先排序,區分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并且理清各信息的因果關系。從而,找到問題的本質,真正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少做無用功。